智深科技二網平衡系統分享《中國建設報》對長春市進行“保暖保供”報道
智深科技
二網平衡系統分享《中國建設報》對長春市進行“保暖保供”報道如下:目前,吉林省長春市正值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穩民生、促發展至關重要,而供熱作為民生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和城市公用事業的發展,傳統方式的城市熱網建設和管理已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城市熱網的建設和管理需要結合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建設智慧熱網,提高供熱質量,增強熱用戶幸福感和獲得感,為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全 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多網聯動 提高用戶滿意度
隨著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北斗定位系統、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的迅速發展及應用,供熱行業已經迎來智慧化轉型的關鍵階段。長春市熱力集團重 點打造了智慧供熱及多熱源聯網工程,不斷提升供熱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為了有效保障熱管網末端用戶的用熱需求,長春市實現了五大電廠與市內主要調峰鍋爐房的供熱主管網互聯互通。多熱源聯網工程完工以后,市區內的五大電廠和十一座區域鍋爐房聯成一張大網,互為安全保障,提高了電廠熱源補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針對多熱源聯網互備互補、大型復雜管網輸配平衡調節、供熱安全保障、節能降耗等需求,長春市建設了現代化綜合性管控平臺。平臺基于大數據分析進行全網優化調控,實現了生產、服務管理方面質的飛躍。以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為基礎的智慧供熱理念,完全取代舊有的粗放式、低效率的現場人工調節理念,保障供熱運行精 準 高 效,真正實現“智慧供熱”,達到安全、高 效的目標。智慧供熱系統還可以自動反饋生產運行大數據,精 準預測未來時段所需參數,形成生產分析報告,給網上各熱源分配供給量及運行參數提供指導值,并實現在復雜工況下熱源切換的無縫對接,大 大降低熱源切換給熱用戶帶來的影響.
供熱運行期間,長春市熱力集團調度中心時時監視各熱源電廠、鍋爐房、熱網支線、換熱站及室溫的運行參數,及時對生產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管控。相關工作人員還可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查看生產運行狀況,實時了解用戶繳費信息、測溫點情況、故障影響因素等相關信息,達到實時監測、快速調整的目的。隨著智慧熱網系統的深度應用,智能調節的高
效性也得以體現。供熱初調節由原來的5~7天縮短到不到1天,運行中的局部調整由原來的48小時縮短到2~4小時,有效提升了百姓在“互聯網+”供熱模式下的服務體驗,用戶滿意率逐步攀升。
智能改造 提升服務水平
智慧熱網供熱系統熱源負荷大數據預測模型建立后,為制定多熱源聯網調峰方案提供了堅實依據。通過分步啟動調峰熱源的具體運行策略以及指導各調峰熱源運行負荷的方式,保證熱網供熱安全與穩定的同時提高了供熱能力。
作為服務民生的行業,智慧熱網系統進一步提高了長春市供熱生產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了快速響應、快速處理、業務全流程監管,提升了服務口碑,達到了預期的社會效益。
從整體來看,通過大數據分析指導供熱生產運行調節后,對全部熱力站實現遠程監控、無人化值守,同時換熱站的水力工況和熱力工況均滿足穩定運行,實現了均衡輸送、精 確調節、由達標型供熱向舒適性供熱轉變的目標。通過全網關鍵節點的各類傳感器,全程監控供熱管網的運行情況,精細調節,并及時發現管網漏損情況,進一步降低由于管網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成本損失。
2019年供熱季,長春市多家供熱企業依托“智慧熱網”管理系統進行熱網調控,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和供熱運行大數據,實現由經驗供熱向數據供熱的轉變,通過一張張“智慧熱網”,讓居民享受到更貼心的溫暖。智慧供熱系統的應用,不但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也為供熱行業提供了轉型升級解決方案及示范案例。
“新基建”的快速推進,將進一步為供熱智能化升級改造提供有力支撐,供熱智能化升級改造將成為供熱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供熱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成為供熱產業升級發展的必然方向,智慧供熱將成為供熱產業發展的新業態。